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参政议政 ->关于加快推进龙岩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龙岩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3-10-29]来源:未知点击:980

 

为加快推进新罗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推动我区、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由大变强、创新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日前,区发改局、经贸局、工商联及区政协经济与科技委员会与等部门对我区水泥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我区如何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转型升级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会组织人员先后深入到水泥行业商会和水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详细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以及企业应对当前危机和下一步转型升级的思考与谋划,收集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我区水泥产业发展现状

2012年,我区水泥产量1595万吨,占全市水泥产量3094万吨的51.6%;完成产值60.98亿元,同比增长32.2%。目前,我区水泥生产能力达1786万吨,占全市水泥产能3412万吨的52.3%,占全省水泥产能的25%以上。

至2012年底,我区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159.3万吨,拆除机立窑97台,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有12条,产能1500万吨,分别为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4条、25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条、10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3条,占全区水泥产能81%以上,占全市新型干法水泥产能50.5%。此外,我区还有机立窑28台,但都处于停产状态,计划在2013年底前全部关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方面,存在产能过剩迹象。2012年,全省水泥产能超过9000万吨,但水泥实际产量仅为7198万吨;全市水泥产能超过3412万吨,但水泥实际产量仅为3094万吨;全区水泥产能超过1786万吨,但水泥实际产量仅为1595万吨。受水泥销售半径影响和省外水泥冲击,再加上需求减弱,因此,水泥产能已出现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迹象。

2、产业方面,水泥产业链不够长。虽然我区是我市、我省水泥重要生产基地,但水泥产业仍是以生产传统原材料为主,机制砂、商品混凝土和干混砂浆及水泥制品等中高档产品、精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少。水泥这个我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特别是水泥制品业发展方面,效果不明显,水泥产业链不够长,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3、企业方面,创新创造意识不够。现有的水泥企业大多将人财物投入到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技术改造中,满足于生产水泥原材料,对开发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新型建材、节能环保与轻质建材、精加工制品等,重视不够,创新力度和技术储备不足。再加上当前水泥行业整体效益差,多处于微利、保本经营,甚至有少数企业出现亏损,因此,水泥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做大产业集群的动力不足

4、政策方面,扶持措施不够完善。由于建筑设计标准和施工规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新型建材产品的鼓励扶持政策措施也没有及时跟进,使一些水泥产业的优质产品不能优质优价,有的新产品常常被排斥在市场应用之外,影响了市场的拓展和销售量的增加(如干混砂浆),建材产业新产品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阻碍。另外,由于我区资源开采、火工材料供应等较省外露天开采的成本高,削弱了我区水泥在厦漳泉等地的竞争力。

三、几点建议

1、加快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建设,让水泥产业为“生态龙岩”建设服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工信部《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将“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作为建材工业发展重点之一。德国、瑞士、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利用水泥窑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我国一些大型水泥生产企业也在逐步引进和建立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项目。比较成功的有海螺川崎公司与海螺水泥公司联合开发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据市城市垃圾处理工作小组办公室实地考察,这项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具有四大优势:一是工艺先进,垃圾无需进行预分选,处理流程简洁,投资省;二是环保效果显著,能高效、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和垃圾渗滤液,将垃圾中的重金属稳定固化于水泥熟料中,并使垃圾坑一直处于负压状态,有效防止垃圾恶臭扩散;三是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垃圾中的热能和焚烧产生的灰渣、飞灰全部在旋窑中用于水泥生产生;四是对水泥旋窑的生产和水泥产品质量无不利影响。

目前,福建龙麟集团Ⅰ线旋窑技改4500T/D水泥生产线带纯低温余热发电及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循环经济项目(该技改项目已被列入福建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审批,有关部门已进行技术考察。如果该项目建成,不仅可以直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也可以消纳处理龙岩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炉渣和飞灰(据测算,如果在填埋这些炉渣,约需预留约2000亩土地),甚至可以消纳生猪养殖业产生的猪粪、化粪池污泥等。因此,我们建议加快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项目,力争尽快建成全省第一条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水泥生产线(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3.5万吨),让传统高能耗企业主动参与环保建设,实现绿色转身,为我市建设“绿色经济·生态家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2、加快发展预拌砂浆等水泥下游产业,不断延长水泥产业链,打造建材产业集群。预拌砂浆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是由专业化厂家生产的、用于建设工程中的各种砂浆拌合物。发达国家早已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应用,其用量仅次于预拌混凝土。在我国,到2009年底,全国已有127个城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江西、浙江、江苏等省已在全省建筑工地上推广使用预拌砂浆。福建与西藏是全国仅有的还没有发展预拌砂浆的两个省区,地处沿海地区的福建在这项工作中与边远的西藏并列全国倒数“第一”。据市经贸局考察组实地考察,预拌干混砂浆具有三大优点:一是质量稳定可靠。预拌干混砂浆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砂浆现场计量不准确、监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建筑物开裂、空鼓、脱落、渗漏、地面起粉起砂等质量问题。二是节能减排效益明显。预拌干混砂浆采用罐车,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砂石在运输、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噪音污染,并可大大减少建筑材料堆放场地、施工场地。据测算,每使用一吨干混砂浆可节约水泥43公斤、石灰34公斤、砂50公斤,利用粉煤灰85公斤,并可至少节约标煤9公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公斤。三是能延伸产业链。预拌干混砂浆不仅可以生产普通砂浆,还可以按需生产特种砂浆,满足不同的施工工艺和设计需求。推广预拌干混砂浆,不仅可以延伸我市水泥行业的产业链,同时还可促进我市预拌砂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我区机械产业发展。

目前,我市华龙集团已将下属的曹溪水泥厂转型生产预拌干混砂浆和机制砂,建成了全省首家集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新型建材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建议,我市、我区作为全国水泥重要生产基地,应该在推动我省预拌砂浆的快速发展中快人一步,尽快做好规划,制定出台相应的支持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扶持现有干混砂浆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引导、鼓励、扶持现有水泥企业结合淘汰落后产能,转型生产预拌砂浆和机制砂,不断延长水泥产业链,做大做强水泥产业,构筑建材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预拌砂浆,努力成为全省首个在中心城区强制推广预拌砂浆的城市。

3、修订政策、提升标准、创新技术,进一步加快推动水泥行业转型升级。修订政策,就是要根据当前水泥产业发展现状,修订完善产业政策,发挥政策的引导、调控和制约作用。新的产业政策要以产业转型升级、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低碳运行、控制新增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为目标,特别要以淘汰低水平落后产能、限制与关停能耗和排放不达标的生产线、清理处置违规新建的各类项目为重点,制定完善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采取和落实煤补、差别电价、新技术新产品补贴等,鼓励和扶持水泥产业创新发展。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水泥企业联合重组,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协调力度,力争到2013年底,将目前的27家水泥企业重组为以龙麟、春驰、蓝田、华润、合丰为首的10家左右。通过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我区从水泥生产大区向水泥强区迈进。提升标准,就是要提高水泥产业的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卡住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继续生产,使新标准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总量控制、调整结构、节能减排的战略需要,不仅能发挥产品标准自身的功能作用,更要带动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创新技术,就是要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传统产品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如果新的技术和产品发展跟不上,我市、我区的传统优势行业发展就会陷入徘徊和萎缩之中。因此,要加大政策的引导作用,不论是招商引资、项目技术对接,还是培育企业,都要将重点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和节能低碳的绿色建材,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积极推动资源能源效益型产业发展,实现水泥产业转型升级。